望蓬莱

真大道,滋味不相饶。明月光中腾莹莹,清风飙上出么么。

从此见芝苗。

无狭阔,又岂有迢辽。圆现圆成成自在,一能一得得逍遥。

方显见彰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用自然意象和口语化的表达传递了道家思想。

上片用"明月光中腾莹莹,清风飙上出么么"这样生动的画面,形容修道者轻盈飘逸的状态——像月光下晶莹升腾的露珠,又如清风中细微跃动的尘埃。后句"从此见芝苗"暗示修行后获得灵性觉醒,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仙草(象征道法真谛)。

下片强调"大道至简"的理念。"无狭阔"说道法不分大小,"岂有迢辽"指真理就在眼前。两个"圆"字和"一"字的重复使用,形成节奏感,强调修行圆满后获得的自由状态——当人完全融入自然之道(圆现圆成),就能达到"一能一得"的从容境界,每个当下都自在快乐。

全词用"么么""逍遥"等活泼的口语词,把玄妙的修道体验说得亲切可感。最后"彰昭"二字画龙点睛,指出这种境界不是隐藏的,而是明朗可见的,鼓励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道意。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