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民瞻作县彭泽集贤赵子昂画马赠别后为他人持去二十年后复得之题诗以识之

朝踏长安尘,暮倾渭城酒。
风流赵集贤,画马当折柳。
晚凉池上洗马归,圉人控鞍不受羁。
此马自是玉龙种,想见明窗貌得时。
题诗人物不可作,北雁南云总离索。
旧游回首二十年,今日重看宛如昨。
春尽江头生绿波,春山满眼故人多。
惟有当时陶令在,奈此萧萧白发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失而复得的画马图的故事,充满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友情的温暖。

开头四句像快镜头:早上还在京城奔波,傍晚就在渭城喝酒。这里用"踏尘""倾酒"两个动作,展现潇洒不羁的生活。赵子昂(元代大画家)在送别时画了匹马代替折柳赠别,说明这画承载着深情厚谊。

中间八句是回忆杀:画中的马在池边洗完澡回来,马夫都拉不住它,说明这是匹神骏的龙种马。诗人看着画,仿佛能穿越回二十年前赵子昂作画的场景。可惜当年题诗的人已经不在了,就像分散南北的雁群,只剩孤独。二十年后再看这画,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清晰。

最后四句最动人:眼前春江泛绿波,春山里都是老朋友的影子。但只有画中的陶渊明(彭泽县令)永远年轻,反衬出自己已经白发苍苍的无奈。这里用"陶令"双关,既指画作内容,又暗喻高洁品格。

全诗妙在把一幅画写出时空穿越感:通过马的动态让画活起来,用"二十年如昨"制造时光魔术,最后用不变的画中人对比变老的自己,让人真切感受到岁月无情而艺术永恒。就像我们翻老照片时,突然发现照片里年轻的父母,和镜中已有白发的自己,那种既温暖又心酸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