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中秋四首 其三

莫信姮娥约,青霄与斗寒。
可怜重离别,长负此团栾。
我欲乘槎去,仙乎挹袖难。
惟馀孤镜影,霜鬓带愁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感慨。

第一句“莫信姮娥约,青霄与斗寒”中的“姮娥”指的是嫦娥,传说是月宫中的仙女。作者在这里说,不要相信嫦娥的邀约,因为月宫虽然美丽,但却寒冷孤寂。这句话暗喻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幻想的幻灭,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

第二句“可怜重离别,长负此团栾”中的“团栾”指的是团圆,这里作者感叹离别的痛苦,认为自己总是无法与亲人团聚,长久以来背负着这种遗憾。这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哀伤和对团圆的渴望。

第三句“我欲乘槎去,仙乎挹袖难”中的“槎”指的是传说中能通往天界的木筏。作者说,自己曾想乘木筏去天界,但发现与仙女相见并不容易。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最后一句“惟馀孤镜影,霜鬓带愁看”中的“孤镜影”指的是孤独的身影,“霜鬓”则指白发。作者说,如今只剩下自己孤独的身影,满头白发带着忧愁看着这一切。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的孤独与衰老,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愁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中秋之夜的孤独与离别,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充满了深切的哀伤与愁绪。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