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强如心避地而归扁其居曰复初斋来徵余诗 其二

避地归来景物迁,白烟凉草思凄然。
摩挲为问庭前树,不见苍髯已十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强如心的人,在外避难多年后回到家乡的感慨。

前两句写他刚回家时的感受:家乡的景物全变了,眼前只有荒凉的白色烟雾和枯黄的野草,让他心里特别凄凉。这里用"白烟凉草"的画面感,直接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孤独感。

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他摸着院子前的树问话,发现当年那棵苍劲挺拔("苍髯"形容树像长着青灰色胡须的老人)的老树已经不见了,这才惊觉自己离家竟有十年之久。这里用"问树"这个动作,把树当成人来对话,既生动又让人心酸——连最熟悉的树都消失了,可见变化之大。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白烟凉草"四个字就画出荒凉景象 2. 通过"问树"这个细节,把时间流逝的震撼感写活了 3. "不见苍髯"用拟人手法,让老树带着人的特征消失,加倍突显沧桑感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以为一切都没变,其实什么都变了"的错愕与哀伤,很多人久别回乡时都会有这种体验,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