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池泛舟联句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 ——刘禹锡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裴度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 ——崔群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 ——贾餗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张籍
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 ——刘禹锡
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 ——裴度
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 ——崔群
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 ——贾餗
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 ——张籍

现代解析

好,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首《春池泛舟联句》。诗中的几位诗人分别写下了一些诗句,共同描绘了一幅春日泛舟的美丽画卷。

首句“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刘禹锡写道,春雨过后,凤池(可能是某个池塘或湖泊)呈现出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象,水面上的光景更是赏心悦目。这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接着“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裴度感慨,取来美酒喝时,春光易逝令人感到有些伤感,但看到朋友在身边相聚,又感到时间过得如此之慢,心情无比舒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珍惜以及与好友共度时光的喜悦。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描绘了眼前美景,岸边的柳树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迎接画家乘坐的船。水面上的倒影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映照出了画梁的美丽。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贾餗用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神秘迷人的图景。潭洞似乎通向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飘渺的烟霞仿佛引领着人进入醉人的仙境。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张籍捕捉到春日里鸟鸣与人声相伴的美好场景,绿竹的颜色仿佛跃入了杯中酒中,增添了诗情画意。

“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刘禹锡再次描绘了傍晚时分,池塘景色格外清澈,春光灿烂,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裴度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轻盈的水鸟掠过水面,划过波纹,绿色的柳树在回转的池塘边投下阴影。

“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崔群赞颂了高雅的情趣和高居位置,暗喻诗人的情操与才华。

“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贾餗描绘了大家举杯畅饮、饮酒作诗的情景,每个人都忙着挥毫舞笔,诗句纷飞。

“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张籍最后感慨,诗人回顾一路上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不禁感叹这些欢乐的回忆值得珍藏。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泛舟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们欢聚畅饮的情景,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友情的珍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份春日的温暖与惬意。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