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陵登京岘诗

孟冬十月交,杀盛阴欲终。
风烈无劲草,寒甚有凋松。
军井冰昼结,士马毡夜重。
晨登岘山首,霜雪凝未通。
息鞍循陇上,支剑望云峰。
表里观地险,升降究天容。
东岳覆如砺,瀛海安足穷。
伤哉良永矣,驰光不再中。
衰贱谢远顾,疲老还旧邦。
深德竟何报,徒令田陌空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时节行军登山的艰苦场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老、功业难成的感慨。

开头用"孟冬十月"点明严冬时节,用"杀盛阴欲终"形容阴冷肃杀的氛围。接着用"风烈无劲草,寒甚有凋松"的对比,突出寒风之猛烈,连坚韧的草木都难以存活。军中水井白天就结冰,士兵们夜里要盖厚毡子保暖,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严寒环境。

登山过程写得很有画面感:清晨登上山顶,看到霜雪覆盖山路;沿着山脊行走,拄着剑远望云峰。诗人观察地形险要,感受天地广阔,用"东岳覆如砺"形容泰山像磨刀石一样坚固,"瀛海安足穷"说大海也难以穷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转为抒情:时光飞逝如奔驰的光阴不再回头,自己年迈体衰只能回到故乡。最动人的是结尾两句,诗人感叹深厚的恩德无以为报,只能眼看着田园荒芜,流露出功业未成的遗憾和无奈。

全诗通过寒冬行军的具体描写,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慨,将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行军之苦,又能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悲凉。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