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杂书五首 其四

我思仇山人,山川莽回互。
十书九不到,木叶岁频暮。
颇闻近移居,并失梦中路。
得无挈妻儿,倒载入山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叫"仇山人"的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因失去联系而产生的种种猜测和担忧。

前四句写思念之苦:作者经常想起这位隐居山林的朋友,但两人之间隔着重重山水,寄出的十封信有九封都到不了。看着树叶一次次凋落,时间一年年过去,却始终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后四句写担忧之情:最近隐约听说朋友搬家了,现在连梦里都找不到去他家的路。作者忍不住猜想:该不会是他带着妻儿,坐着倒骑的毛驴(一种归隐的象征),彻底躲进深山不再与人往来了吧?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友情。最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化的细节:数着寄出的信件、看着落叶计算时间、梦里寻路、想象朋友倒骑毛驴的画面。这些描写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也让现代读者能真切体会到古人之间那种"见字如面"的珍贵情谊。

诗中"倒载入山"的猜想尤其耐人寻味,既表现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暗含着一丝淡淡的失落——担心朋友彻底与世隔绝,连自己这个老友都不再联系了。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