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醉眠亭三首》中的第一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被遗忘的贤人在沧浪亭下醉酒而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者的同情与敬仰。
首先,“昔有遗贤世所怜”一句,直白地告诉我们,过去有一位被世人遗忘的贤人,他的才华和品德值得人们怜惜和敬重。这里的“遗贤”指的是那些被时代遗忘、未能得到应有尊重的人才。
接着,“沧浪亭下醉时眠”描绘了这位贤人在沧浪亭下醉酒后安然入睡的画面。沧浪亭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常与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联系在一起。贤人在此醉酒而眠,显示出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松江变酒终难待”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想象松江的水变成了酒,但即使这样,也难以等待贤人的清醒。这里暗含了贤人的才华和智慧如同美酒,但世人却难以真正理解和欣赏。
最后,“却对残灯理短编”描述了贤人在酒醒后,面对残灯,整理自己的短篇作品。这里的“短编”可能指的是贤人的诗文或笔记,表明即使在被遗忘的境遇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被遗忘贤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怀才不遇、被时代所忽视的人才的同情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简单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价值的精神。
韩宗文
韩宗文,北宋,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亿孙,韩维子,韩缜侄。历官大理主簿(《元丰类稿》卷二一《韩宗文大理主簿制》)、光禄寺丞(《栾城集》卷二九《韩宗文光禄寺丞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