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山居生活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洒脱情怀。
前两句"山翁茗艼葛彊随,庭下青春鸾雀飞": - 一位老翁带着醉意(茗艼即酩酊),拄着葛藤手杖漫步 - 庭院里正值春天,珍禽在自由飞翔 画面动静结合,通过老翁的微醺步态和鸟雀的灵动,传递出无拘无束的生活气息。
后两句"幕府惯为方外客,风前懒易道家衣": - 这位老人虽然曾在官府任职(幕府),但早已习惯超脱世俗(方外客) - 春风吹拂中,他连象征隐士身份的道家衣衫都懒得整理 用"懒易"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主人公彻底放下身份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全诗精髓在于: 1. 通过醉酒、飞鸟、春风等意象,构建出鲜活的山居图景 2. 以"懒易道衣"的典型细节,刻画超然物外的隐者形象 3. 在简练文字中传递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生活之美
这种将日常生活诗意化的写法,正是宋代文人诗的典型特点,在平凡中见雅趣,在随性中显境界。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