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秋气动天地,恍然情未穷。
故园应坠叶,昨夜又西风。
白草侵危堞,寒涛接远空。
搘颐当此景,无语夕阳中。

现代解析

《秋思》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秋气动天地”来形容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整个世界,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接着,“恍然情未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复杂而深沉,仿佛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故园应坠叶,昨夜又西风”这两句诗,诗人通过想象故园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它带来了凉意和萧瑟,也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

“白草侵危堞,寒涛接远空”这两句诗描绘了眼前的景象:白色的野草侵入了破旧的城墙,寒冷的波涛连接着远方的天空。这些景象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凄凉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搘颐当此景,无语夕阳中”这两句诗,诗人用“搘颐”这个动作(用手托着下巴)来表达自己在这秋景中的沉思和无奈。夕阳西下,诗人却无言以对,这种沉默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感受到秋天凄凉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