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庞中丞的官员奉命巡查各地屯田盐务的场景,赞颂他勤政爱民的品格。
前两句说庞中丞并非徒有虚名,皇帝已授予他实权。"借筹"指皇帝给予他决策权,就像下棋时借给对方棋子一样。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巡查工作:他有权调整粮食政策,体恤百姓疾苦;行程万里穿越边关,走遍九州大地。"双熊"可能指他威严的仪仗队。
最后两句写他圆满完成使命归来,让日夜操劳的皇帝得到宽慰。"不齿富民侯"是点睛之笔,意思是庞中丞看不上那些只顾自己发财的权贵,凸显他清廉自守的品格。
全诗用简练的语言塑造了一位深入基层、心系百姓的官员形象。通过对比"搜粟令"与"负薪忧"、"万里巡查"与"宵旰(日夜)勤政"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清官的责任担当。最后用"不齿富民侯"的反衬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