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母训
辛苦四十年,泪枯心未休。
从政居大夫,国恩亦已优。
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
万命倚生死,焉可私殖谋?
大本贵先立,清风领诸侯。
廉泉可以饮,腹满他何求。
喜儿赤子心,虑儿骨不遒。
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
勿逐骁腾飞,信道从天游。
上以酬君恩,下以解亲忧(通体皆母训,称述外不赘一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母亲的一首表达感激与教导的诗。诗中充满了深情与对母亲教诲的怀念,以下是几方面的分析:
1. 开篇情感:“藐孤幸有托,一线书种留。”作者首先提到自己从小失去父母,十分孤单,幸好有母亲的照顾与教育。用“一线书种留”形象地比喻母亲在自己心中种下了读书学习的种子,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期望和教导。
2. 母亲的付出与牺牲:“辛苦四十年,泪枯心未休。”母亲为了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四十年的辛勤,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母亲的心血,甚至因此流尽了眼泪,却从未放弃。
3. 为官后的感恩与反思:“从政居大夫,国恩亦已优。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作者进入官场后,感受到了国家的恩德,也意识到自己的官位能为国家的治理贡献一份力。同时,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记得为百姓办事,而“秦中十五城,一箸兼为筹”形象地说明了母亲的教导是他在为官时能够关心民生、为百姓办实事的基础。
4. 清廉之道:“万命倚生死,焉可私殖谋?大本贵先立,清风领诸侯。廉泉可以饮,腹满他何求。”母亲教导作者做官要清廉,要爱民如子,身为官员要先立大本,崇廉尚洁。廉泉可以饮用,这象征着清廉的官风像泉水一样纯净。母亲教导作者,清廉的官风能够影响到后面的人们,也暗示了做官首先要做好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5. 对孩子的期望:“喜儿赤子心,虑儿骨不遒。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作者表达了对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保持纯真的心灵,要有坚强的意志。而“引索驭奔马,一蹶缰难收”形象地比喻了教育孩子如同驾驭奔马,如果缰绳没有及时紧握,一旦孩子犯错,就很难挽回。
6. 回归初心:“勿逐骁腾飞,信道从天游。上以酬君恩,下以解亲忧。”最后,作者希望孩子不要追求虚名浮利,应该踏踏实实做事,以回报国家的恩德和母亲的养育之恩。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孩子能解母亲的担忧,过上安稳快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回忆和对子女的期望,展现了母亲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对母亲教导的深刻感悟和深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