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祠谒罗公从彦

豫章祠下荐芳馨,想到先生静夜澄。
世降几人闻大道,言堙何处觅师承。
坐凝盆水心方息,悟入空濛岸始登。
千载讲堂人仰止,时从四百望崚嶒。

现代解析

这首《豫章祠谒罗公从彦》是一首怀念历史人物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对罗公从彦祠堂的瞻仰,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豫章祠下荐芳馨”,诗人来到罗公从彦的祠堂,献上香花祭品,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意和怀念。接下来,“想到先生静夜澄”,诗人联想到罗公从彦在安静的夜晚还保持着清晰的心境。

“世降几人闻大道”,这里的意思是,在这个世道衰落的时代,能有多少人还能听到和理解“大道”呢?“言堙何处觅师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还能找到谁来继承和传播这“大道”呢?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今社会道德和智慧传承的忧虑。

然后,“坐凝盆水心方息”,诗人静坐凝思,如同盆里的水一样平静,心境也变得宁静。接下来,“悟入空濛岸始登”,诗人通过这种宁静的状态,达到了一种领悟和理解,就像登上了空濛的岸。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来比喻人内心的平静和感悟。

最后,“千载讲堂人仰止”,诗人感叹,即使过了千年,罗公从彦的讲堂依然是人们学习和仰望的圣地。“时从四百望崚嶒”,意思是人们时常仰望那座高耸的山峰,这里用“四百”和“崚嶒”象征着罗公从彦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人智慧和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当前社会对这种精神的渴望和追寻。诗中的景色描写和哲学思考相融合,使读者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领悟到深刻的哲学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