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寄贾岛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听到蝉鸣时,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开篇“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描绘了蝉鸣在秋天显得更加凄凉,声音时而清晰,时而随风飘散,仿佛带着无尽的哀愁。这种声音让诗人感到痛苦,也引发了内心的波澜。

接着,“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蝉鸣对不同人的影响。对于修禅的人来说,蝉鸣可能会扰乱他们的心境;而对于那些本就忧愁的人来说,他们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听不见这声音,因为它加重了他们的愁绪。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蝉鸣对人们心理的冲击。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雨后初晴,树木间弥漫着薄雾,夕阳西下,古城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然而,这宁静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烦乱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突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最后,“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诗人感叹自己心中的思绪无穷无尽,却找不到可以倾诉或共鸣的人。这种孤独感和无法排解的愁绪,正是整首诗的核心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蝉鸣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共鸣的渴望。诗人巧妙地将外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当时的情绪波动。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赋予了诗歌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