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虯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纲,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庞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义轩致仕寿。
共羡乘跷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纲,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庞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义轩致仕寿。
共羡乘跷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无梦的道士从皇宫返回天台山修行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道家思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神仙世界的奇幻景象
开篇用"紫皇宫殿""花虯玉凤"等华丽辞藻,描绘出天宫的热闹场景:神仙们奏着长生乐曲,在云雾缭绕中迎接升天之人。这里用"飙轮"(风火轮)形容仙人快速往返天地间的能力,就像现代科幻片里的太空旅行。
二、现实与修行的对比
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修行者的选择:一边是皇帝建造的十二层高楼(象征世俗权势),一边是天台山三千丈的赤城霞光(象征自然修行)。张道士虽然去过皇宫,但最终选择回到山间草庐,暗示真正的修行不在繁华场所。
三、道家思想的体现
诗中"无为清净"是核心思想,认为保持自然本真比刻意追求更重要。"骑龙""乘跷"这些成仙意象并非真要飞升,而是比喻通过修行达到的精神超脱。最后反问"他日骑龙却来否",留下开放结局,暗示修道是持续的过程。
全诗巧妙地将神话想象(如玉凤、飙轮)与真实地名(天台山、赤城)结合,用夸张的"三千丈霞光"等意象,既展现仙山魅力,又不动声色地表达了"清净无为"胜过功名利禄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