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长

晓色冯公岭,春风庆朔堂。
亲庭白云外,书院碧山傍。
雀啄飞花柳,鸠鸣结椹桑。
诗书有世泽,簪笏继朝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充满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对文化传承的期许。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清晨的冯公岭刚披上霞光,春风吹拂着庆朔堂(书院)。你(范山长)的父母在远方的白云深处,而书院静静依偎在青翠山边。这里用"白云外"暗示友人远离家乡教书,同时用"碧山傍"展现书院清幽的环境,一远一近间透露出对友人奉献精神的敬意。

五六句用生动的自然小景增添趣味:麻雀啄食飞舞的柳絮,斑鸠在结桑葚的枝头鸣叫。这两个动态画面不仅渲染了春天的生机,更暗喻书院里学子们如小鸟般活泼求学的场景。

最后两句是情感升华:你们家族诗书传家(世泽),相信你定能延续传统,戴着官帽(簪笏)在朝堂上施展才华。这里既赞美友人家学渊源,又表达对他未来建功立业的期待,把送别之情转化为对文化传承的颂扬。

全诗妙在将送别情绪融入春日山水与书院景象中,没有直接写离愁,而是通过"白云外"的牵挂、"雀啄飞花"的灵动、"诗书世泽"的期许,传递出温暖而含蓄的祝福,展现了宋代文人既重仕途又珍视教育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