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兴 其四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读史感兴 其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的开头用“断鳌”这个神话中的形象,暗示了历史的久远和天地的稳固。鳌是神话中的巨龟,传说它支撑着天地,诗人用“断鳌几何年”来问,天地已经稳固了多少年,似乎永远不会变动。但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天地是否真的有一个“枢纽”在掌控,是否真的无法动摇。这里的“铁网络纤空”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看似坚固却可能脆弱的局面。

接下来,诗人用“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来比喻那些试图改变历史进程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只是普通人,却敢于挑战看似不可动摇的权威,试图改变天地的格局。然而,这种改变带来的后果却是“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即给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压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了书生(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他认为书生往往“见事浅”,对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十算九不中”,即他们的计划和想法常常失败。但诗人并没有完全责怪书生,而是指出这种局限性与“六籍”(泛指经典典籍)有关,即传统的学问和思想体系可能也束缚了书生的视野和行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社会和知识分子角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复杂性和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同时也对传统思想和知识的局限性提出了质疑。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