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图二十四首·纬

浸纬供织作,寒女两髻丫。
缱绻一缕丝,成就百种花。
弄水春笋寒,卷轮蟾影斜。
人閒小阿香,晴空转雷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寒女子辛勤织布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女子把纬线浸湿准备织布,她梳着简单的双丫髻。这里用"寒女"点出她的贫寒身份,"两髻丫"的朴素发型暗示她的勤劳朴实。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织布过程:她手中缠绵的一缕丝线,最终能织出百种花纹。织机转动时像春笋破土般利落,卷轮转动投下的影子如同斜月。这里用"一缕丝"和"百种花"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平凡劳动创造出的丰富美感。"春笋寒"和"蟾影斜"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突然转换视角:人间这位织布女子就像神话中掌管雷电的小仙女阿香,在晴空下转动着雷车般的织机。这里把普通劳动场景升华到神话境界,赋予平凡工作神奇色彩。

全诗通过细腻观察,把枯燥的织布劳动写得充满美感。诗人用生活化比喻和神话联想,既展现了劳动妇女的艰辛,又歌颂了她们化平凡为神奇的创造力。最打动人的是诗中流露的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