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大场景,展现了大唐的繁荣和皇帝的威严。首句“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点明了皇帝出行的规模,像衣带般连接着广阔的国土,万乘之尊的队伍浩浩荡荡。接着,“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对比了阳光普照的平原与阴冷的山谷,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多变。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则通过“花”与“霜”的对比,象征了皇帝出行时前呼后拥的仪仗队,既有华丽的花饰,也有严阵以待的护卫。这两句既展现了皇帝的威仪,也暗示了国家的强盛。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岭、迁徙的雁群,仿佛在迎接皇帝的到来,象征着大自然也在为皇帝的出行增添光彩。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则将视野拉回到皇帝治下的国土,北方的风俗淳朴,南方的歌声悠扬,象征着大唐的和谐与繁荣。最后,“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点明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万民齐声歌颂,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敬仰与拥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唐的繁荣景象和皇帝的威严,同时也在歌颂皇权的神圣与国家的统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皇帝的出行与自然的壮丽、百姓的欢庆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唐盛世的赞美与自豪。
王丘
王丘(?--743),唐诗人。字仲山。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太子左庶子王同晊子。幼擢童子科,后登制科,拜奉礼郎。长安中,官监察御史。开元间,历考功员外郎、紫微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左右丞、黄门侍郎。丁父忧,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迁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终礼部尚书。卒。赠荆州大都督。善词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