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首先,“三界无法,何处求心”这两句,说的是在佛教中“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概念,指的是整个宇宙。诗人说“三界无法”,意思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不到真正的解脱之道。那么,我们该去哪里寻找内心的安宁呢?这个提问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接下来,“惊蛇入草,飞鸟出林”这两句,用了两个自然景象来比喻。蛇突然钻进草丛,鸟儿从林中飞出,都是自然而然的动作,没有过多的思虑。诗人借此表达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暗示人应该像蛇和鸟一样,不被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

然后,“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雨后的山堂,秋夜格外安静,城市的喧嚣无法传到这孤寂的山间。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这里的“孤岑”不仅指山,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高远和独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自然界的生灵一样,摆脱外界的干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内心的追求与心灵的宁静。

释法智

释法智,俗姓柏,陕府(今河南陕县)人。于西京圣果寺祝发,习《华严》,弃谒南阳谨,次参大洪智,后依宏智正觉禅师。出居善权,次迁金粟。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