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 其六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之(一作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矛盾与担忧,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诗的开头用“苍苍谷中树”比喻自己,说自己像山谷中的树一样,经历了四季的变化,年年经受霜雪的考验,对外界的变化并非一无所知。然而,他却厌烦了世俗的言语和纷扰,决定离开家乡,到临淄去结交新的朋友,寻求智者的指点,以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在准备出发时的复杂心情。虽然已经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人,但走到门口时却犹豫不决,重新坐下来思考。他并不担心路途遥远,而是害怕在陌生的环境中被人欺骗或误解。他担心如果自己的选择与世俗观念不符,可能会被世人嘲笑。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觉得这些心事难以一一说清,于是写下这首诗,借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犹豫和不安。诗人既渴望脱离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害怕被嘲笑或误解。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普遍心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