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怅惘。
前两句写眼前景:碧绿的瓦片仿佛要触到云彩("粘云"),模仿着青翠山色("学翠微");黄莺和春花依旧,但当年繁华的宴席("绮筵")早已不在。这里用建筑与自然的交融,暗示人事变迁。
中间四句用精巧的比喻:先写女子停驻时玉佩轻响("暗佩"),晨妆未毕("朝蛾敛"),又写夜间烛光如箭("明琼")映照丰腴烛泪("蜡肥")。接着用蓄水池("玷台")和环形围墙("环堵")作比,看似稳固却仍担忧消散,暗喻繁华易逝的忧虑。
最后两句转折:繁华街道上("香衢"),防火的帷帐林立("火浣成帷"),却让诗人想起从前穿着破旧衣服的时光。这里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对朴素往昔的怀念。
全诗用细腻的意象群——从碧瓦云霞到烛光玉佩,从蓄水池到防火帷帐——构建出一个既华丽又易逝的春日图景,最终落在对过往的追忆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物象自己说话,使惆怅之情更显含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