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祥和美好的端午时节,表达了皇帝对百姓安康的深切关怀。
首句“日永三星正,风薰万宇凉”描述了端午时节的景象。“日永”意味着白昼漫长,阳光充足;“三星正”则暗示着夜晚的星象,象征着时间的稳定与和谐。“风薰万宇凉”描绘了微风轻拂,带来清凉,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美好的节日氛围。
接下来的“要知垂艾意,期与庶民康”点明了端午节的习俗和皇帝的愿望。“垂艾”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人们悬挂艾草以驱邪避灾。这里,皇帝通过“垂艾”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百姓健康平安的祝愿。“期与庶民康”则直接点明了皇帝的期盼,他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康幸福。
整首诗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端午时节的祥和景象,又表达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与祝愿。它通过传统节日习俗,传达了统治者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中,更体现在对百姓安康的真挚祝愿里,使诗词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