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宫廷中的奢华生活,通过细腻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展现了贵族享乐的闲适氛围。
前四句写景:二月春意渐浓,白昼变长。柳条低垂让华美的宫殿更显温暖,盛开的鲜花使玉楼飘满香气。这里用"金屋""玉楼"暗示场所的富贵,柳与花的动态描写让春意有了温度与气味。
后四句写人:宫女们先对镜梳妆,又调试乐器准备演奏。她们精心排练歌舞,只为取悦君王。其中"拂匣先临镜"这个细节特别生动,仿佛让我们看见宫女小心翼翼取出镜子的场景。"调笙更炙簧"则说明她们表演前的认真准备——连乐器簧片都要烘烤调试。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两句的对比:表面写宫女们将歌舞才艺奉献给君王,实则暗含她们被束缚在宫廷中的命运。春日美景与精致生活背后,是女子们必须取悦君王的生存现实。诗人用轻快的笔调描写奢靡场景,却让读者感受到宫廷生活华丽外表下的另一面。
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