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进入福建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感慨和向往之情。
首联“海国深秋别,山关入望穷”,写诗人从沿海地区来到山地,秋天的深色与山关的雄伟在视野中显得格外深远,这里用深秋来暗示自然的壮丽,用“山关”来强调地形的险峻。
颔联“人家青壁里,鸟道绿萝中”,诗人眼中看到的乡间小屋隐藏在青翠的山壁之中,一条小径蜿蜒于绿萝之间,像鸟儿的飞行路线,这里用“鸟道”来比喻山间的小路,一个“绿萝”则进一步渲染出山野的清幽与生机。
颈联“地暖收蒟叶,天寒折桂丛”,写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这里地温暖,人们可以采摘蒟叶;天寒时,又可以采集桂花。诗人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地的地理特点与物产资源。
尾联“岚蒸晴亦雨,瀑落静还风”,这里的“岚蒸”指山间的雾气在晴天时也显得湿润,仿佛有雨;“瀑落静还风”则是写瀑布落下时的静谧,之后又传来微风的声响。这一联通过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宁静和清新的感受。
接下来的颈联和尾联,诗人开始抒发对这里生活的向往和感慨:“灵药繮经识,讹言待驿通”,提到这里有很多灵药,人们可以通过经书来识别;在远处传来一些不准确的传言,需要通过驿站来传达。诗人似乎在感叹这里的自然条件虽好,但信息交流还不太方便。
“问耕留野老,赋食与山童”,意思是说,这里的人们很淳朴,他们问农耕时会留在老人身边询问,分发食物时则会与山里的孩子分享。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地居民的敬仰和对这份淳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直是忘机甚,非将大隐同”,表达诗人对这里的向往之情,觉得这里的生活让人忘记了很多世俗的计较,不是简单的隐居,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