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日山行的感受,充满对自然的赞叹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前两句"天风吹我度峥嵘,春著千峦蓊蓊青"写得很有画面感:诗人被山风吹拂着走过险峻的山路,看到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郁郁葱葱的春装。"峥嵘"形容山势险峻,"蓊蓊青"则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山林的青翠茂盛。
后两句"紫陌红尘宁有此,十年空负北山灵"形成鲜明对比:繁华都市的街道(紫陌红尘)哪有这样的美景啊,诗人感叹自己十年来都辜负了北山的美景和灵气。这里的"紫陌红尘"代指喧嚣的世俗生活,"北山灵"则象征着纯净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自己长期困于尘世的遗憾。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春日山色的生动描绘,又暗含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读来让人既能感受到山林的清新,又能引发对生活方式的反思。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