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
重阴罨峰眉,微阳隐林端。
廿载失父儿,来叩劫后山。
披榛拾口磴,未至心已瘅。
茔茔此体肤,乃幸留两间。
墓门草始黄,小溪横一湾。
衰杨振悲风,白日凄以寒。
再拜复长恸,万感摧心肝。
当年慕云水,一壑无犹悭。
生儿百无成,坐任松楸残。
吾父傥长健,青山皆欢颜。
而今抚崖花,但讶泪斑斑。
浮生竟安止,掩涕听绵蛮。
廿载失父儿,来叩劫后山。
披榛拾口磴,未至心已瘅。
茔茔此体肤,乃幸留两间。
墓门草始黄,小溪横一湾。
衰杨振悲风,白日凄以寒。
再拜复长恸,万感摧心肝。
当年慕云水,一壑无犹悭。
生儿百无成,坐任松楸残。
吾父傥长健,青山皆欢颜。
而今抚崖花,但讶泪斑斑。
浮生竟安止,掩涕听绵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中年人在深秋时节去父亲坟前扫墓时写下的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
开篇用"重阴罨峰眉"描绘出阴沉的山色,暗示着沉重的心情。诗人说自己二十年来都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如今来祭拜劫后余生的父亲坟墓。在杂草丛生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还没到墓地就已经心力交瘁。
站在墓前,诗人感慨万千:父亲的身体虽然长眠于此,但幸好精神永存人间。墓前的草开始枯黄,小溪静静流淌,萧瑟的秋风吹动衰败的杨柳,连阳光都显得凄冷。诗人跪拜痛哭,各种复杂的情绪撕扯着他的心。
他回忆起年轻时向往自由的生活,却没能实现什么成就,任由父亲的墓地荒芜。想到如果父亲还在世,看到青山都会露出笑容。而现在只能抚摸着崖边的野花,任由泪水打湿衣襟。最后诗人发出人生归宿何在的感叹,只能擦着眼泪听山鸟哀鸣。
全诗通过萧瑟的秋景烘托哀思,将失去父亲的痛苦、未能尽孝的愧疚、人生无常的感慨融为一体。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让读者感受到人到中年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心境,以及那份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