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西湖春景的怀念与感伤,通过今昔对比和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淡的愁绪。
首联"游梦春成昨,东风感旧题"开篇就点明这是对往事的追忆。作者说春日游玩就像一场梦,昨天才发生,如今东风吹来,让他想起过去写下的诗句。这里用"梦"字暗示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写景: "江流如汴水,柳色似隋堤"把西湖的江水比作汴河,柳色比作隋堤,这是用北方著名景致来衬托西湖之美,也暗示作者可能由眼前景色联想到其他地方。 "地重天王塔,山寒处士栖"写西湖周边的人文景观,天王塔显得庄重,而山林中隐士的住所给人清冷之感,这一重一寒的对比很有画面感。
尾联"最怜三月暮,愁眼为花迷"最见深情。作者说最让人怜惜的是三月将尽的时刻,自己带着忧愁的目光,反而被繁花迷住了眼。这里"愁眼"与"花迷"形成巧妙反差,既写美景醉人,又暗含春光易逝的伤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跟读者聊天。作者用"梦""怜""愁"这些字眼,把对西湖春色的眷恋写得真切动人。最妙的是结尾,不说自己伤感,却说被花迷了眼,这种含蓄的表达让愁绪更显绵长。读完仿佛能看到一个文人站在暮春的西湖边,望着繁花似锦却暗自神伤的画面。
陈昌时
陈昌时,字少垣,号物吾,亦名文昌,又名天囿。则翁长子。自少颖悟,博学强记,为文雄深而高古。咸淳元年(1277)癸丑以纶秀科继登博学宏词科,授教授。著有《鸡肋集》。其女嫁南戏鼻祖高则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