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送张无梦归天台山》是在表达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首句“应悔名高藏不得,朝天翻喜放身归”说的是,张无梦可能曾经因为名声太大,无法隐藏自己的才华,被迫在朝廷中任职。但现在他能够放下这些,回归自然,感到非常高兴。这里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知时多顺时人话,混俗犹披俗士衣”这两句是说,尽管张无梦知道顺应时势、迎合世俗的道理,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态度,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不显山露水。
“有伴指期玄鹤老,无心高羡白云飞”这两句描绘了张无梦对隐逸生活的期待。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像传说中的玄鹤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去羡慕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云,象征着他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最后两句“赤城此去全忘虑,笑我尘劳未息机”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赤城山是道家圣地,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诗人说张无梦去那里后,会完全忘记世俗的烦恼,而自己却还在为尘世的事务忙碌,感到有些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张无梦归隐天台山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摆脱尘世束缚的自嘲。诗中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戚纶
戚纶(954年~1021年),字仲言,祖籍宋州楚丘县,生于宋州宋城县睢阳学舍。睢阳学舍执教戚同文之子。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知州县,入为光禄寺丞。宋真宗即位,除秘阁校理。景德元年(1004年),拜右正言,龙图阁待制。二年,预修《册府元龟》。进秩左司谏、兵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知杭州,徙扬、徐、青、郓、和州。天禧四年(1020年)冬,戚纶由于患病请求回归故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天禧五年(1021)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有文集二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