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彦清的,当时彦清要去河南嵩山游玩,之后还要去南京出差。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牵挂和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
前四句写朋友彦清的旅程:嵩山是著名风景区,你现在要拄着拐杖去游玩了。你这一路肯定会写很多纪行诗,还会在古老的山崖上题字。这里用"杖策"这个细节,暗示朋友可能年纪已大或身体不太好,让牵挂之情更真实。
后四句转入自己的感受:开封(梁园)风景虽美,但对你这个南方人(越客)来说,北方山河可能让你想家。而我现在在垂虹(可能是苏州一带)看秋色,其实和你一样都是在外漂泊的人。最后两句特别巧妙,表面写秋色美,实际暗含"我们都在异乡"的孤独感。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作者不直接说想念朋友,而是通过描写各自的旅途,让这份友情显得更深厚。诗中"风月美"与"客愁"的对比,也道出了旅行者光鲜表面下的思乡之情。
猜你喜欢
春暮登快阁与姚海槎亲家茗话
师山相狋觺,矗矗镜深沼。
雨气破蘋光,玲珑走飞瀑。
廊垣积春阴,邃绿互回绕。
此心气澄静,聊以畅襟眺。
𧡪幽觅余绮,园林窎然辟。
寒风上春衣,迟花媚霁夕。
南窗瞰池水,清光异金碧。
旁入栖烟亭,闲云一为集。
游踪喜邃密,登阁启窗阑。
天光接远水,绿尽见诸山。
林壑互应接,知我数往还。
放翁虽千古,逸唱同追攀。
雨气破蘋光,玲珑走飞瀑。
廊垣积春阴,邃绿互回绕。
此心气澄静,聊以畅襟眺。
𧡪幽觅余绮,园林窎然辟。
寒风上春衣,迟花媚霁夕。
南窗瞰池水,清光异金碧。
旁入栖烟亭,闲云一为集。
游踪喜邃密,登阁启窗阑。
天光接远水,绿尽见诸山。
林壑互应接,知我数往还。
放翁虽千古,逸唱同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