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呈席上诸友

国色天香映画堂,荼蘼芍药避芬芳。
日熏绛幄春酣酒,露洗金盘晓试妆。
三月繁华倾洛下,千年红艳怨沉香。
看花判泥花神醉,莫惹春愁点鬓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以及它在春天里带给人们的愉悦和感慨。诗中的“国色天香”直接点出了牡丹的惊艳和芳香,突出了它在花中的地位。接着,诗人用“荼蘼芍药避芬芳”来对比,意思是其他花朵在牡丹面前都显得逊色,无法与之媲美。

“日熏绛幄春酣酒,露洗金盘晓试妆”这两句通过比喻,将牡丹比作一位在阳光下醉酒的美人,又在清晨的露水中梳妆打扮,形象地展现了牡丹在不同时段的美丽。

“三月繁华倾洛下,千年红艳怨沉香”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在春天的盛放和它悠久的历史。诗人提到牡丹的花期在三月,洛阳是牡丹的著名产地,而“千年红艳”则表达了牡丹长久以来的魅力。

最后两句“看花判泥花神醉,莫惹春愁点鬓霜”是诗人的感慨。他提醒人们在欣赏牡丹时不要沉迷其中,以免因为春天的短暂和美好而感到忧愁,甚至让白发增添。这里的“花神醉”指的是花朵的美丽让人陶醉,“鬓霜”则象征衰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春天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