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严州解官趋朝(楹)

一叶初秋已趣装,玺书屡下驻归艎。
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
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
书囊知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柳严州卸任后准备回京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升迁的期待,也有对百姓疾苦的不舍。

开头两句说秋天刚到,柳严州就急着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但皇帝的诏书却一次次催他暂缓行程。这里用"一叶初秋"点明时间,用"趣装"(急忙收拾)和"屡下"(多次下达)形成对比,暗示他内心矛盾。

中间四句是重点:先说他其实很想早点回京升官(北阙指朝廷),因为已经在地方待了三年多(西州指地方官);但马上转折说,自己并不看重功名利禄(身外宠荣),眼前百姓的困苦(凋瘵指民生艰难)更让他牵挂。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想仕途进步,又放不下责任。

最后两句很巧妙:他行李里确实带着准备献给皇帝的文章(朝天草),但并不是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中和乐职章是汉代拍马屁的诗),暗示他要为民请命。这种写法既表明心迹,又带着点文人的傲骨。

全诗好在把官员离任时那种纠结心态写得特别生动——想升官是人之常情,但好官又会真心惦记百姓。语言上没用太多典故,就像在说家常话,但把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人情味都写出来了。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