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既骄傲又自谦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迥与群芳异,含芳向暮春"说:我和普通花朵很不一样,别的花都在春天盛开,我却偏要等到春末才绽放。这里用"晚开的花"比喻特立独行的人,暗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节奏。
后两句"不如松柏木,常保岁寒新"却突然转折:虽然我与众不同,但比起四季常青的松柏还是差远了。这里用"松柏"比喻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强者,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为自己的特别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像生活中很多人,既想保持个性,又羡慕那些真正强大的人。诗人用"春花"和"松柏"两个简单意象,就把这种复杂心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这种坦诚的自我认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智慧。
王旦
(957—1017)宋大名莘县人,字子明。王祜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尝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天禧元年,以疾罢相。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