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路过彭泽(今江西九江一带)时,想起了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号靖节先生)的故事和品格。
前四句写眼前景象:彭泽城已经迁到长江边,古老的县城面貌早已改变。但作者站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陶渊明留下的精神风尚。"流风"指前人留下的风气、品格,说明陶渊明的影响依然存在。
中间四句是重点:陶渊明这样超脱千年的豪杰,怎么会为五斗米(指微薄俸禄)向权贵折腰呢?这里用"五斗"典故,指陶渊明当年不愿为五斗米俸禄向督邮低头,毅然辞去彭泽县令的故事,赞美他清高自守的品格。
最后两句写现实:作者本想停下船去寻访陶渊明的遗迹,但公务在身的官船却催促着要开船。这里用"促双橹"的细节,暗示了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的矛盾,也反衬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可贵。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高洁人格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身不由己的感慨。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千年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