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篇二首 其一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
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騑。
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
仍令赋神女,俄闻要虙妃。
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
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女的虚幻与神秘,充满了梦幻色彩和哲理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了“楚襄游梦”和“陈思朝洛”,这两个典故分别指的是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和曹植在洛水边思念洛神的故事。通过这些典故,诗人暗示了美女的虚幻性——她就像梦境中的神女,美丽却难以捉摸。

接着,诗人用“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騑”描绘了美女出现时的场景:旌旗飘扬,云雾缭绕,仿佛她的到来伴随着天地间的变化。这里的意象充满了神秘感,暗示了美女的超凡脱俗。

然后,诗人写道“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进一步强调了美女的变幻莫测。她的出现和消失都像是自然现象,让人感到震撼和迷茫。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美女的神秘感,也让读者感受到她的不可捉摸。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赋神女”和“要虙妃”,再次借用神话中的美女形象来比喻这位女子的美貌。然而,诗人也指出,“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意思是她的美丽超越了凡间的赞美,如同霞光般飞升,难以用言语形容。

最后,诗人总结道:“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这句话揭示了美女的本质:她的美可以被描述,但却无法被真正看见;她的存在似是而非,既真实又虚幻。这种矛盾感让诗人(和读者)陷入深深的思考,关于美的本质和人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神秘莫测的美女,探讨了美的虚幻性和不可捉摸的性质。诗人借助神话和典故,将美女的形象提升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高度,引发读者对美、真实和虚幻的哲学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