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
将军嫖姚北伐时,汉兵五道同出师。
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
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
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
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
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
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
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著尽边庭霜。
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
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
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
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使者三河募豪杰,材官半是幽并儿。
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
鸟旆遥翻青海云,蛇弓乱射阴山月。
青海阴山若个边,芳闺桃李为谁妍。
三年玉箸频啼处,万里金钲尚未旋。
机中锦字织成久,漫诉相思别离后。
鸳被春来夜梦多,龙沙秋尽寒川走。
飞书昨夜入咸阳,诏更徵兵屯朔方。
苦战匈奴围未解,铁衣著尽边庭霜。
边庭风霜那可度,望断关山不知处。
衣冠讵惜鸾带赊,楼高枉盼鸿音暮。
自古封侯燕颔身,肯思中妇凤楼尘。
但令疏勒风烟扫,丼作阳台云雨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将士远征边关、家人思念成疾的悲壮故事,通过对比战场与闺阁的场景,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的双重摧残。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出征场景(前八句):用"雁门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层冰裂"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展现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行军的艰苦。特别用"蛇弓乱射阴山月"这样充满动感的比喻,让读者仿佛听到弓弦震动、看到箭矢破空的场景。
2. 闺中思念(中间十句):通过"芳闺桃李为谁妍""三年玉箸频啼处"等细节,刻画妻子独守空闺的凄凉。"机中锦字织成久"借用苏蕙织回文诗的典故,表现妻子将思念织入布匹的深情。
3. 战争延续(后八句):用"飞书昨夜入咸阳"的紧急军情,揭示战争的无休无止。"铁衣著尽边庭霜"这样具象化的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戍边将士的艰辛。结尾"阳台云雨人"的典故,暗含妻子对团聚的渴望。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组对比:一边是"阴山月"的肃杀战场,一边是"鸳被春"的温柔闺阁;一边是"铁衣著霜"的丈夫,一边是"锦字织久"的妻子。通过这种时空交错的写法,让战争的残酷和思念的煎熬产生强烈共鸣。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战争,但通过"万里金钲尚未旋""诏更徵兵屯朔方"等细节,暗示统治者不断征兵的冷酷。最后用"但令疏勒风烟扫"表达普通人对和平的朴素愿望,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