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闻鬼》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荒郊白骨和冤魂的哀怨,表达了对战乱、忠义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直接描绘了战争后的惨状:荒郊野外,白骨散落在枯萎的草丛中,冤魂无法安息,痛苦无奈。这里通过“白骨”和“冤魂”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战争的阴影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半夜时,凄厉的声音让人无法入眠,这种恐惧和痛苦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战争一次次地带来灾难。这里通过“半夜凄声”和“十年干戈”的对比,强调了战争对人们心理和生活的长期影响。
“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诗人感叹那些为国家和正义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灵魂无处安放,子孙后代也断绝了。而历史记载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忠义行为。这里表达了对英雄的同情和对历史记载不公的批评。
最后,“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诗人思考人生的无常。即使能够回到过去,重新享受生活的快乐,但近来的富贵和权势也在逐渐消逝。这里通过“髑髅”和“富贵消磨”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权势富贵终将逝去的感慨。
总的来说,《闻鬼》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忠义和人生无常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彭秋宇
彭秋宇,度宗咸淳末临安失陷后尚存世。事见《忠义集》卷六。今录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