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朔风初定雪初晴,遥见春晖上槛明。
三尺游鱼冰下见,一行归雁柳梢横。
香炉茶铫随宜置,茸帽筇枝称意行。
已是上元镫节过,市楼犹听夜吹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闲适心情,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很强。

首联"朔风初定雪初晴,遥见春晖上槛明"写天气变化:北风刚停,雪后天晴,远远望见春天的阳光照在门槛上。这两句通过"初定""初晴"的重复使用,突出了冬春交替时气候的不稳定,同时"春晖"二字又带来温暖希望。

颔联"三尺游鱼冰下见,一行归雁柳梢横"是两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冰层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柳树枝头一行大雁飞过。鱼和雁都是春天常见的意象,一个在水下,一个在天上,构成立体空间感。"三尺"写鱼的长度,"一行"写雁的队形,用词精准。

颈联"香炉茶铫随宜置,茸帽筇枝称意行"转入对生活的描写:随意摆放的香炉和茶具,戴着毛茸茸的帽子拄着竹杖惬意散步。这两句展现了作者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随宜""称意"二词尤其能体现这种舒适感。

尾联"已是上元镫节过,市楼犹听夜吹笙"写时间背景:元宵节虽然过了,但街市酒楼还能听到夜晚的笙箫声。这说明节日气氛尚未消散,也暗示作者对这份热闹的留恋。

全诗从天气变化写到自然景物,再写到日常生活,最后点明时间背景,层次分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早春特有的物候特征和自己的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诗中"游鱼""归雁""柳梢""茶铫""笙箫"等意象共同营造出早春特有的生机与温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