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亲人去世后,内心极度悲痛的心情。开篇"万苦萦心不可论"直接点明内心有说不尽的痛苦,就像秋天萧瑟的景象铺满原野,更添凄凉。
中间四句用"孤云""逝水""落月""啼乌"四个意象,描绘出一幅孤独哀伤的景象:云和水不知飘向何方,月光下乌鸦绕着家门啼叫,暗示亲人已逝、家庭破碎的悲凉。诗人自责没能好好奉养父母("养乏旨甘"),但感激父母教会自己做人的道理("教存忠孝")。
最后两句回忆当年在老师门下求学时,老师用道义教导学生养成敦厚的品格。这既是对恩师的怀念,也暗含要以老师教导的品格坚强活下去的意思。
全诗通过秋景、孤云等意象烘托哀思,在悲痛中又透露出要继续践行忠孝道义的决心,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