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经附颂

神水华池便是丹,东西高下自相看。
劝君莫把凡铅弄,活计生涯便好捐。
铅则何妨本自铅,铅中何处觅神仙?
东西南北还丹了,争奈仙家不肯传。
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烁烁亦沉沉。
乾坤颠倒驱雷雨,龙跃安能出上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太白经附颂》是一首描述修炼丹道的古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比喻,传达了炼丹和修真的一些理念。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把它解释得更通俗易懂一些。

首句“神水华池便是丹”,意指修炼的精华在于内在的纯净精神和心灵的平静,就像清泉和华美的池塘一样,代表内心的清净之境。

接下来的“东西高下自相看”,意思是修炼的方法和心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心态和所处环境都不同,修炼的方法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劝君莫把凡铅弄,活计生涯便好捐”这两句教诲人们不要执着于世俗的追求,要放下尘世的琐事,一心向道。

随后的“铅则何妨本自铅,铅中何处觅神仙”,则是在说,修炼过程中的铅并不妨害它本身就是铅,关键在于如何在铅中寻找和炼化出神仙之气,即精神的升华。

“东西南北还丹了,争奈仙家不肯传”意味着修炼到一定程度,会发现仙家之术并不愿意轻易传授给人,暗示了修炼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仙术的神秘与珍贵。

最后两句“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烁烁亦沉沉。乾坤颠倒驱雷雨,龙跃安能出上阴”描绘了修炼中的种种变化,如同阴阳变化,天翻地覆,雷雨交加,但最终如同龙腾云霄般,冲破阴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境遇和变化,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情画意,是一首很好的修炼指导诗。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