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借历史典故抒发对冤狱的愤懑。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直指命运无常:人生本有定数,天道却沉默不语。就像苍蝇玷污了白玉,清白之人也会蒙冤。这里"青蝇玷玉"的比喻特别生动,用苍蝇的污秽对比白玉的纯洁,突出冤屈的不公。
后四句描写牢狱生活:牢房幽深寂静,连春天都透不进温暖。最后借用汉代韩安国的典故——这位将军曾下狱受辱,出狱后说"狱吏之贵如此",表达对权势小人的蔑视。诗人以此自勉:不必畏惧狱吏的威风,历史自会还人清白。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青蝇白璧"这种日常可见的意象,让抽象的不公变得具体可感 2. 通过牢房"春未暄"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冤狱的阴冷 3. 结尾的历史典故用得巧妙,既安慰自己,也暗含对平反的期待
这种将个人冤屈上升到对普遍社会现象的思考,正是唐诗从宫廷诗向现实题材转型的典型代表。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