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 其一

翁寿七十春,庆生七儿子。
传家良有人,功业皆由己。
既不忝所生,又何憾于死。
哀哉酒一杯,荒草斜阳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活到七十岁的老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感到欣慰和释然。

开头两句说老人活到七十岁,生了七个儿子。这里"庆生"不是庆祝生日,而是庆幸自己养育了这么多后代。用数字"七"可能是为了押韵,也可能是强调多子多孙的福气。

中间四句是老人的心里话:家里有靠谱的继承人(传家良有人),自己这辈子的事业都是靠双手打拼的(功业皆由己)。这样既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忝所生),面对死亡也就没什么遗憾了(何憾于死)。这几句特别朴实,就像老人在唠家常,但透着中国人最看重的两种人生价值:对得起祖先,对得起自己。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豁达变成伤感。老人虽然想得开,但想到生命终将结束,还是忍不住对着荒草斜阳喝闷酒。"哀哉"这个感叹词用得很妙,既像是老人在叹息,又像是旁观者在感叹人生无常。斜阳荒草的景象,把那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感完全烘托出来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老人没有故作豁达,也没有一味伤感,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的圆满与遗憾。这种既满足又带点忧伤的复杂心情,正是很多普通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