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二首 其一

闻道仙都白玉坛,东来灵气郁瓒岏。
天回青眼三千里,路上云霄五十盘。
终古儿孙朝岱帝,当年碑版肃祠官。
浮踪误我登临约,苍翠何时得饱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往泰山却未能登临的遗憾心情,充满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叹。

开头两句用"仙都白玉坛"形容泰山如仙境般圣洁,说它从东方汇聚天地灵气,山势高耸雄伟。这里用白玉和灵气烘托出泰山的神圣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泰山景观:先说站在山顶视野开阔,能望见三千里风光;登山的路蜿蜒曲折,要盘旋五十次才能到达云霄高处。接着用拟人手法,说群山像泰山的儿孙永远朝拜它,古代留下的石碑和庄严的祠堂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描写既展现泰山的壮阔,又突出其历史厚重感。

最后两句转折,诗人叹息自己因漂泊在外错过了登泰山的机会,不知何时才能尽情欣赏那片苍翠山色。一个"误"字道出无奈,"饱看"二字则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对泰山实景的想象性描写,又融入个人真切的遗憾之情,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泰山的壮美,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与历史交融之美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