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辞二首 其二

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
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
绿鉴开还懒,红颜驻且难。
相思谁可诉,时取旧书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爱人的心情,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递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收不到辽阳那边的消息,一颗心怎么都静不下来。"辽阳"在唐代是东北边境,暗示爱人远在边疆。这里没有夸张的修辞,但"何以安"三个字让人感受到坐立不安的焦灼。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片段勾勒出她的状态:清早被窗外鸟鸣吵醒,梦里残留着爱人模糊的身影;懒得对镜梳妆,因为青春容颜难以留住。这里"绿鉴"指铜镜,"开还懒"生动表现出无心打扮的样子,连照镜子都嫌麻烦。最妙的是"红颜驻且难",既说化妆品留不住美貌,更暗指青春在等待中流逝。

最后两句给出排解相思的方法:心事无人可说,只能反复翻看旧日书信。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我们都能想象她摩挲信纸的样子,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远方的人。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辗转难眠的夜,到百无聊赖的清晨,最后定格在重读书信的特写。没有直接说"我多痛苦",但每个生活细节都在诉说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直白的抒情更有力量。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