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同素庵感旧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
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
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
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
便把红萱酿酒。
只动人愁。
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
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
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
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
便把红萱酿酒。
只动人愁。
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
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回忆,字里行间充满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悔恨。
开头"只如昨日事"就点明主题——明明感觉是昨天发生的事,仔细一想却已过去十年。这种时间错位感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突然发现老照片里的场景已经遥远。接着用"洗墨池""书屋"这些文人雅士的生活细节,勾勒出当年诗情画意的日子。"蛮笺象管"(精美纸笔)的描写,让人仿佛看见他们当年吟诗作对的潇洒模样。
中间部分特别动人。明明春天都要结束了,却因为心里惦记着某个人,硬是觉得春天还在停留。这里用"残红院"(落花的院子)、"宿雨低花"(雨后垂头的花)、"轻风侧蝶"(微风中斜飞的蝴蝶)这些细腻画面,把那种"为一个人留住整个春天"的深情写得淋漓尽致。"水晶帘卷,恰好梳头"更是绝妙,一个日常梳头的场景,因为带着回忆滤镜而变得无比美好。
下半段情绪急转直下。虽然西山风景依旧,但物是人非,连凭栏远望都不敢。想借酒消愁,却越喝越愁。"谢前度桃花"(谢绝旧日的桃花)、"旧时燕子莫过朱楼"(求燕子别再来老地方)这些句子,把"怕触景伤情"的心态写得特别鲜活。最后"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是点睛之笔——后悔当初像比翼鸟一样追求仙境般的理想,结果反而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整首词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微电影:前段是暖色调的青春回忆,后段是冷色调的现实唏嘘。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我们曾经拥有完美,却亲手弄丢了它"的普遍人生体验。每个有过遗憾的人,都能在这些画面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