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觉际植花

桂后秋兰解出奇,幽香元不许春知。
移根好向它山觅,承受风光到菊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孤芳自赏的意境。前两句写桂花和秋兰在百花凋零的时节绽放,它们的幽香不需要迎合春天的热闹,自带独特魅力。这里用花比喻高洁的品格,说明真正美好的事物往往不在喧嚣处显摆。

后两句更有意思:诗人建议把这些花移植到其他山上,让它们和菊花一起享受风光。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优秀的人或事物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二是不同特质的美好事物(如兰的幽香与菊的傲霜)可以相互映衬,形成更丰富的风景。

全诗通过移花接篱的日常小事,表达了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智慧——不必挤在热闹处争艳,找到合适的位置,自能绽放独特光彩。语言清新自然,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藏在种花这样生活化的场景里,读来亲切又有余味。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