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三洗潭。洗耳洗心洗梦也
问谁倒挽天河水,朝朝傍檐飞舞。乍咽笙簧,旋锵珠玉,忽有东来山雨。
凉柯倚处。似飘袖风栏,湔裳烟渚。息影临流,尘襟抖擞尽无暑。
涧阿有人漱石,奈啸歌寤寐,常绾尘绪。蒲辙临门,鹤书度陇,消得黄粱炊许。
南柯院宇。恋瞬息繁华,知谁宾主。洗梦都清,邯郸醒后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通过"洗潭"(洗耳、洗心、洗梦)来净化自我的过程,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
上阕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想象有人把天河之水倒下来,形成每天在屋檐飞舞的瀑布。水声时而像呜咽的笙箫,时而像叮咚的珠玉,突然又迎来山雨。在清凉的树荫下,这水雾让人感觉像站在风中凭栏,又像在烟波中洗涤衣裳。临水照影时,抖落满身尘埃,顿时暑气全消。这里用水的各种形态比喻洗涤身心的过程。
下阕转入人生感悟:山涧边有人像古人一样用石头漱口(象征高洁),却难以摆脱世俗牵挂。当功名利禄(蒲辙、鹤书)找上门时,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那些繁华院落、宾主欢宴,都如南柯一梦般短暂。最后点明主旨:只有彻底洗净这些虚幻的梦境,才能从"邯郸梦"(比喻富贵梦)中清醒,虽然清醒后的现实可能更苦涩。
全词通过"水"的意象贯穿,把自然洗涤与心灵净化相结合,最终表达看破红尘、追求精神超脱的主题。语言上运用大量声音(笙簧、珠玉)和触觉(凉、暑)描写,让抽象的洗涤过程变得具体可感。结尾的"醒后苦"又留下余韵,暗示超脱之路并非全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