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愁思如芳草,春来日日生。
烟花迷令节,烽火掩孤城。
乡梦啼莺断,微生旅燕轻。
遥怜故林竹,新碧欲何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旅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愁绪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愁思如芳草,春来日日生”用芳草比喻愁思,春天草长,愁绪也一天天滋长,形象地写出诗人无法排解的忧愁。芳草本是美好事物,却与愁思相连,更显愁绪之深。

颔联“烟花迷令节,烽火掩孤城”写眼前之景:烟花绚烂却让人迷失在节日里,烽火连天遮蔽了孤城。热闹的节日和残酷的战争形成对比,暗示诗人身处乱世,漂泊无依。

颈联“乡梦啼莺断,微生旅燕轻”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梦中回到故乡却被莺啼惊醒,感觉自己像燕子一样漂泊无依。啼莺打断乡梦,更添无奈;旅燕比喻自己,突出生命的渺小和漂泊的艰辛。

尾联“遥怜故林竹,新碧欲何成”将目光投向远方:想象家乡的竹林新长出的碧绿竹叶,不知现在怎样了。以竹喻人,表达对家乡的牵挂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以春景写愁情,用芳草、烟花、啼莺、旅燕、竹林等意象,将抽象的愁绪和思乡之情具象化。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层层递进,从眼前之景到梦中故乡再到远方故园,将游子的孤独、无奈和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愁思如芳草”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让人印象深刻。

阮大铖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人。明末大臣、戏曲名作家。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职。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对东林、复社人员大加报复,南京城陷后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