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 其三

直裂纹匀真古纸,跋⑴印多时俗眼美。
诚悬尚复误疑似,有渭方能辨泾水。
真伪头面摸⑵趺趾,久假中分辨愚智。
宝轴时开心一洗,百氏何人传至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在讨论如何鉴别古代书画的真伪,用生活中的比喻让普通人也能明白其中的门道。

前两句说:纸上均匀的裂纹和古老的印章,这些表面特征常被外行人当成真迹的标志。就像现在有人觉得古董越旧越值钱,却不懂分辨真假。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讲鉴别真迹需要真本事: - 柳公权(诚悬)这样的书法大家都可能看走眼,就像浑浊的河水(渭水)会让人分不清泾渭。 - 真正懂行的人会像分辨泾渭清水那样,通过观察字画的细节(如起笔、落款、印章位置)来判断。 - 长期接触赝品的人才能练出火眼金睛,这考验的是真智慧。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每次打开珍贵的真迹都像给心灵洗澡,可惜从古至今,像米芾这样真正懂鉴赏的人太少了。整首诗像在告诉我们:识别真假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就像今天鉴定古董要跟老师傅学手艺一样。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