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叔示秋夜诗次韵

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
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
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
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点出了秋天的天气多变,时晴时阴,而诗人自己也已年老,白发渐生,对季节的变化感到无奈。这里的“衰鬓”暗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叹。

颔联“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则进一步描绘秋景:兰草上的露珠像是哭泣的泪水,菊花盛开,仿佛在催促人们饮酒。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感慨。

颈联“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思。他劝自己不要总是被诗歌的创作所困扰,因为忧愁已经像一座城池一样,日复一日地加深。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忧愁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疲惫感。

尾联“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想到南山近在咫尺,那里或许可以寄托自己的傲骨和志向,他希望能够拄着拐杖,去探索那些幽深的地方,寻找心灵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0